白剧的拼音:bái jù
白剧的词语解释
白剧
(白剧,白剧)
我国少数民族白族的一个剧种。
▶《人民日报》1975.6.15:“﹝白剧﹞是在白族的‘吹吹腔’和‘大本曲’(曲艺形式)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剧种,唱腔比较丰富。”
白剧的网络解释
白剧的近义词:
白剧的反义词:
白剧造句大全
造句 / 例句:
本文是选自,可以仔细阅读本文。
- 另有1957年的黑白剧,《包公奇案》。
- ,大理白剧团团长龙占祥等。
- 1933年参加广州蓝白剧社活动。
- 白剧就是据此定名的白族戏曲剧种。
- 1962年,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正式成立。
- 白剧:白族戏曲剧种,原名“吹吹腔”。
- 而白剧就是其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山茶花。
- (==再以下对白剧情就不翻译了,我懒。
- 白剧音乐包括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大部分。
- 现白剧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戏曲剧种。
- 与他们相比,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幸运了许多。
- 白剧《阿盖公主》的创作正是这种理念的产物。
- 白族白剧音乐以唢呐间奏帮腔,表演时载歌载舞。
- 白剧的业余演出目前仍旧遍布这一地区的农村山乡。
- 1965年创作的《红色三弦》标志大型多场次的白剧诞生。
- 白剧-大理白族舞蹈,大理白族白剧,亦名“白戏”。
- 白剧的表演虽已有一定的程式,但并不凝固,比较自由。
- 狂言虽然是科白剧,但在表演时也加入了相当多的音乐成分。
- 白剧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及丽江市部分白族聚居地区。
- 解放后,吸收了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曲调,改称“白剧”。
白的组词(开头是白的词语)
- 白领
- 白梂
- 白没
- 白剌擦
- 白记
- 白脯
- 白捕
- 白楮
- 白地钱
- 白大
- 白首一节
- 白兽闼
- 白皂
- 白
- 白奏
- 白质
- 白冢
- 白英
- 白蝯
- 白酇
剧的组词(结尾是剧的词语)
- 治剧
- 作剧
- 壮剧
- 转剧
- 骤剧
- 众剧
- 正剧
- 增剧
- 则剧
- 杂剧
- 越剧
- 粤剧
- 元杂剧
- 豫剧
- 优剧
- 甬剧
- 邕剧
- 影剧
- 影调剧
- 彝剧